介紹一下潔淨廠房淨化的設計原則
潔淨廠房淨化設計的核心原則是預防為主、係統協同、符合標準,通過全流程規劃避免汙染,確保潔淨區持續穩定達標。
一、汙染控製優先原則
所有設計環節均以減少、阻斷汙染為首要目標,從源頭降低風險。
- 分區隔離:按潔淨級別(如 ISO 5、ISO 8)劃分獨立區域,高潔淨區與低潔淨區、非潔淨區明確分隔,避免交叉汙染。
- 單向流程:人員、物料、設備的動線設計為單向流動,例如人員需經更衣、洗手、消毒進入潔淨區,物料需經傳遞窗消毒後進入,禁止往返流動。
- 壓差控製:高潔淨區保持正壓(防止外部汙染滲入),產塵、產菌區域(如廢棄物處理間)保持負壓(防止內部汙染擴散),相鄰區域壓差不低於 5Pa。
二、係統匹配性原則
淨化係統與生產 / 實驗需求精準匹配,避免過度設計或能力不足。
- 氣流組織適配:高潔淨區(如 ISO 5)采用單向流(層流)設計,通過均勻氣流形成 “潔淨屏障”;低潔淨區(如 ISO 8)采用亂流設計,通過空氣稀釋降低微粒濃度。
- 設備選型匹配:根據潔淨級別選擇對應精度的過濾器(如 HEPA 用於 ISO 5,中效過濾器用於 ISO 8),同時選用不產塵、易清潔的生產 / 實驗設備,減少內部汙染源。
- 參數調控匹配:根據行業需求設定溫濕度範圍,例如電子行業需控製濕度在 30%-50%(防靜電),醫藥行業需控製溫度在 18-24℃(保障藥品穩定性)。
三、合規性與可追溯原則
設計需符合行業法規和標準,同時具備可監控、可追溯的能力。
- 符合標準要求:嚴格遵循國際(如 ISO 14644)、國內(如 GB 50457《醫藥工業潔淨廠房設計規範》)及行業專屬標準(如醫藥 GMP、電子行業 SEMI 標準)。
- 可監控設計:在關鍵區域設置粒子計數器、溫濕度傳感器、壓差表等監控設備,實時采集數據,確保異常情況可及時發現並處理。
- 可維護設計:預留過濾器更換、設備檢修的空間和通道,例如高效過濾器(HEPA)設置在便於拆卸的位置,降低後期維護對潔淨區的影響。
四、經濟性與靈活性原則
在滿足潔淨要求的前提下,兼顧成本控製和未來拓展需求。
- 成本優化:避免盲目追求高潔淨級別,根據實際生產需求選擇最低必要級別;同時優化氣流路徑、減少潔淨區麵積,降低建設和運行成本。
- 靈活拓展:潔淨區布局預留一定的擴展空間,淨化係統設計具備模塊化升級能力,例如預留過濾器安裝位置、可調整的溫濕度控製區間,適應未來產能或工藝變化。